2025-03-06
北京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交流活动暨北京大学国优计划培养工作推进会成功举办
科教育人 智创未来
——北京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交流活动暨北京大学"国优计划"培养工作推进会成功举办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深化北京市科协、高校与中学之间的合作,促进教育资源共享。2025年2月27日,由北京科学中心、北京青少年科技中心主办,MK体育官方网站、科学教育研究基地承办的“北京青少年科学教育发展交流活动”暨北京大学"国优计划"培养工作推进会在北京科学中心隆重举行。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教师发展处处长赵静,北京科学中心党总支副书记、副主任霍利民,MK体育官方网站院长阎凤桥,北京大学研究生院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办公室主任刘广送,北京大学“国优计划”班主任郑蕾、范逸洲,以及北京市各后备人才基地校的领导和教师代表出席本次活动,MK体育官方网站研究员、科学教育研究基地执行副主任郭丛斌主持此次活动。
赵静处长在致辞中强调了教育科技人才对于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并对“国优计划”取得的成效给予高度评价。她指出,北京大学作为首批试点高校,在创新教师教育模式、整合优势资源方面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并对未来的教师培养工作提出了三点期望:打造国优计划示范品牌、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弘扬教育家精神。
霍利民副主任代表北京科学中心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从科普场馆的视角阐述了科学教育的重要性。他回顾了北京科学中心的发展历程,强调了其在青少年科学教育中的核心职能,并表达了对未来科学教育工作的展望。
阎凤桥院长在致辞中表示,青少年科学素养是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石,“国优计划”是破解基础教育领域高层次科学教育短缺的关键抓手。MK体育官方网站将立足国家战略,聚焦核心任务,深化校地协同,构建科学教育生态圈,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贡献力量。
刘广送主任详细介绍了北京大学“国优计划”的实施情况。他指出,该计划通过定制化培养方案、多主体协同合作、跨学科实践探索,构建了课程、实践、研究一体化的培养体系,并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后,活动进入授牌环节。赵静处长、刘广送主任以及“国优计划”班主任郑蕾、范逸洲分别为22所入选北京大学“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的学校颁发牌匾。
霍利民副主任和阎凤桥院长为入选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合作学校的44所中学代表颁发了签约书。
科学教育研究与实践经验专题分享环节中,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秦蕾分享了该校在科学教育课程建设方面的经验,强调了课程建设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性。
北京市第四中学教务处主任李靖介绍了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展示了分层课程体系和丰富的科技教育活动。
北京一零一中学怀柔校区党委副书记王洁琦分享了学校依托怀柔科学城资源开展科学教育的实践,提出了“一核两翼三层四维五阶”的科教体系。
北京市昌平区第二中学副校长张云介绍了学校在资源优化协同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以古树保护为例生动展现了校内外资源整合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的成果。
青少年科学教育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支撑,也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关键环节。本次活动推动了北京大学“国优计划”联合培养基地建设,扩大了科学教育研究基地合作平台,促进了青少年科学教育的先进经验交流。该次活动的举办,为北京市科协、北京科学中心等平台优势,北京大学等高校的学科优势和中小学的教育实践优势进一步融合奠定了基础,为资源共享、协同育人,探索科学教育与教师培养的新路径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