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

2025-02-21

北京大学教育专业论文互助组2024年年会成功举办

新年伊始,学术生辉。2025年2月14日至15日,北京大学教育专业论文互助组2024年度年会在线上圆满举行。继2024年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举办教育专业博士论坛之后,本次年会再次以EdD人才培养为主线进行研讨。2月14日晚的学术年会围绕“教育专业博士论坛国际互鉴和发展趋势”为主题进行了研讨,2月15日晚对过去一年互助组的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优秀组织者、毕业生进行表彰,发布了互助组成员的新书,探讨了2025年活动规划。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是以“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解决技术“卡脖子”问题的关键路径之一。如何在较大规模上、以德育和智育相统一的方式进行博士培养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实践育人体系建设的最大的挑战。为解决这个问题问题,在MK体育官方网站支持下,教育经济管理系主任杨钋副教授2020年首创“教育专业博士(EdD)论文互助组”,旨在构建专业博士研究生的“学习实践共同体”,增强其学习能力、提升学习韧性、形成共享的知识库和动态学习社群。互助组的使命是汇聚并培养优秀的教育专业博士,推动北京大学教育专业博士项目质量的提升,并促进项目毕业生获得更好的学术和职业发展。2020年以来,互助组已经举办优秀毕业生分享34次,专家讲座6讲,校外青年学者讲座5次,参与者超过2000人次,积累文字资料十五万余字,视频资料超120小时。

本次年会采用"学术研讨+成果展示"双轨并行模式。2月14日的学术研讨在MK体育官方网站副院长哈巍老师的致辞中开启。哈巍副院长介绍了MK体育官方网站教育专业博士的发展历程和成就。

学术研讨会特邀海外专家加拿大西安大略大学教育学院终身教授李军做了题为《教育专业博士培养的国际趋势:以卡内基框架和西安大略大学为例》的主题报告。报告中,李军教授通过回溯教育专业博士的演变历史,分析了哲学博士和教育专业博士之间的异同,介绍了卡内基框架,并以西安大略大学的教育专业博士为案例,分享了在卡内基框架下的具体实践。MK体育官方网站院长阎凤桥对李军教授的报告进行了点评,指出了当下我国教育专业博士培养遇到的问题,并就改进型论文的评估和李军教授进行了深入讨 论。

A person wearing glasses and a red sweater

Description automatically generated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教育中心主任马永红教授以《理解专业学位实践成果评价改革》为主题,剖析了多元知识生产模式下专业学位存在的价值和面临的挑战。马永红教授通过解析新出台的学位法,指出专业学位的论文要具有实践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并探讨了成果表达的多种形式。

在圆桌研讨环节,MK体育官方网站杨钋副教授邀请王琼博士、何爱芬博士、蔡文伯博士,就专业博士培养的政策导向、评价机制及实践成果展开了多维探讨。燕山博士受邀讨论了在读博士研究生和已毕业的博士如何利用互助组平台更好的适应变化。

在2月15日的年度成果总结会中,张晓黎书记在致辞中高度赞誉该互助组构建的"学习实践共同体"创新模式,充分肯定其自2020年创立以来,在提升教育专业博士生的学术认同感、心理健康水平和科研创新能力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屈静博士代表互助组梳理了2024年度的工作成果,特别感谢了年度活动贡献奖获者,并祝贺了所有2024年和2025年1月毕业的教育专业博士生。会议还邀请于晶博士、董申博士、黎宇珍博士、胡俊明博士作为2024级的优秀代表,姜华教授、朱旺力博士和吴晓昊博士作为学长助力团的代表,付元凯和黄鑫作为在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代表,围绕学术挑战、职业发展、人生感悟等主题进行跨届对话。

在新书发布环节,杨钋老师代表"创新教育文库"编委会发布了新近收录的两本北京大学教育专业博士优秀论著:解启健博士的《16位学生,谁能活出自我?》和高雪姮博士的《三岁看“大”:学前教育与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杨钋副教授和何爱芬博士也分别推介了其新书《技能与政治:集体主义技能形成的政治经济学》和《工程博士本土化内涵的认知与建构》。

在2025年互助组互动规划讨论环节,西交利物浦大学汪蓉教授在会上介绍了建立教育专业博士联盟的计划,提出希望与北大互助组建立合作平台,共同探索博士培养新范式。最后,杨钋副教授介绍了互助组2025年拟组织的优博分享、名师讲座、线下实践和新书发布四大板块活动。

本次教育专业论文互助组2024年年会共吸引近百位北京大学和其他高校教育专业博士学生、毕业生和教师参与,与会嘉宾对会议给予高度评价,希望互助组能够继续发挥“教育专业博士学习脚手架”的作用,在新的一年更上一层楼。


返回